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670节 (第1/2页)
皇上摆了摆手。 霍以骁干脆起身,退出了御书房。 吴公公送他出来,叹道:“殿下……” 霍以骁道:“真是实话。” 吴公公木着脸看他。 霍以骁轻咳一声。 好吧,顺序有些颠倒,因果也有部分混淆,七成真话。 “让皇上回忆一下定门关的大洞。”霍以骁道。 吴公公啼笑皆非。 皇上一点都不想回忆。 送走了霍以骁,吴公公回到御书房内。 皇上靠着椅背,脸色依旧不好。 他们都心知肚明,私运铁器是朱钰干的好事。 倘若当时没有在蛛丝马迹中寻到线索,那么,今时今日,鞑靼南下的后果,恐怕就会像以骁说的那样。 朱钰已死,以骁不好在他这位父皇跟前痛骂已故的弟弟,偏以骁的性子又不是个默默吃亏的,可不就得说那么一套话来戳心窝嘛。 罢了。 不管以骁为何坚持往北境派兵,眼下这个结果,还是很好的。 皇上相信,鞑靼若执意进犯,以惠康伯的能耐,大退鞑靼不在话下。 另一厢,霍以骁不疾不徐往回走。 什么梦不梦的。 那么离奇的话,会信才怪。 彼时对温宴的话抱着怀疑与审视,真不是他的问题。 不过,这个理由倒也好用。 他才编了一段,皇上就听不下去了。 想来,之后也不会再问了。 定门关下的战事,一直持续到了秋末。 惠康伯率兵打得鞑靼节节败退,眼看着风雪欲来,鞑靼不得不逃回草原。 以大胜收场,让朝堂一片振奋。 腊月前,惠康伯班师回朝。 徐其则也回来了。 最年长的道友出现了。 可惜,霍以暄不攒局了。 年底封印前,各个衙门都忙,同僚之间应酬也多。 一顿顿酒席参与下来,着实没有兴趣再凑个席面,干脆都歇了心思,来年再战。 京城落了初雪。 燕子胡同里,曹氏捧着信纸,与老夫人念温婧的家书。 温婧在涪州过得很顺心。 衙门里的事儿多,江绪休沐时候,会陪着温婧在附近走走看看。 短短几月,涪州附近的名胜,温婧已经走了不少了。 虽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,但小夫妻相处和顺,汪大人夫妇平日又多关照她,温婧作为初来乍到的小娘子,在一众官夫人之间,也有了自己的友人,能与别人说得上话。 “我们婧姐儿看着文气,却是个很有主见想法的,”桂老夫人笑着道,“我们家如今这身份,旁人也不会好端端为难她,她自己立得住,在一众夫人之间,也就不会有人欺她年轻。” 曹氏颔首,道:“这都是老夫人您教养有方。” 桂老夫人爱听好话,满意地接了这句奉承,又与曹氏道:“我知你近来操心,辞哥儿念书很有章法,你把心思花在慧姐儿身上就好。” 来年春天,皇上要开恩科。 温辞与家中长辈、书院先生商量之后,决定下场试一试。 若没有上榜,倒也无妨,后年的春闱,再比就是了。 曹氏原想着还有一年,偏开了恩科,那一年一下子就没有了。 她在念书上帮不上忙,当然也不会去和辞哥儿念叨,打搅辞哥儿备考,就是自己跟自己着急。 “您看看,我就不比您稳如泰山,我啊,一点儿波澜就坐不住,”曹氏道,“这一点,我还得跟您多学学。” “你有这工夫,替慧姐儿琢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