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修仙之路_第3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0节 (第2/3页)

叹了口气。
  完成筑基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,但对于她来说就复杂了…她知道,从此之后她就不能说是一个正常人,头顶将会永远悬着一柄利剑。
  她现在总算是知道了,一些天赋浅薄,被认为不具有修仙天赋,却又有一些灵气的人修仙,结果为什么都那么惨了……
  修仙天赋这种事其实没有那么简明,不是说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,中间其实有一段是非常暧昧的。
  有些人有那么点儿灵力,但几近于无,用晶珠测灵也不见得和普通人有差别。但如果真的用原始的办法,由法力高深的仙人探查,会发现这些人能够留住灵气,只是留的太少了,不够做什么,甚至可能赶不上打开灵气通道之后灵气流失的速度。
  这种留住灵气太少,甚至赶不上流失的,确实不适合修仙。但如果两者之间维持微妙平衡,做不了什么,却也勉强能踏上仙途的呢?只要踏上仙途就能获得两三倍于普通人的寿命,恐怕少有人不会动心吧。
  但事实是,怀着这样念头踏上仙途的,大多数都早死!
  以前甘甜听人偶然提过这件事,不过别人也就当个闲谈,没有人为她解释为什么…现在她倒是知道了。
  得了癌症了,能坚持多久呢?
  修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这是一开始甘甜并没有去想的问题。虽然她知道修仙也必有其原理和规律,既然存在就不可能是空中楼阁,但修仙到底属于‘神秘侧’,在这一背景下她有时候都失去追根究底的信念了。
  这就像是看《哈利波特》的电影时,也没有几个人会去追究一个咒语背后发生作用的机制!即使作者真的设定了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原理也是一样。
  ‘这可是修仙’!这能有什么原理么?
  就算有,估计也不是她一个入门都算不上的菜鸟能够摸透的。
  只能说,真的太巧合了,甘甜中学阶段是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。
  中学搞一些数学兴趣小组、物理兴趣小组,绝大多数是噱头居多,没多大意义。但也不可否认,有一些学校是真的有认真在做这些兴趣小组——能认真做的,大都是学校有这方面的优势,能够外出拿奖。
  甘甜的学校就是这样,学校数学小组和生物小组非常强,不敢说国际竞赛十拿九稳,至少是有参加机会的!至于国内的一些竞赛,规格比较高的奖项也是拿过一些的!
  可想而知,参加甘甜中学的生物小组不会容易…而在高一时就成为骨干成员的甘甜有多少实力也就不言自明了——她在生物方面甚至不会弱于相关专业经过四年学习的大学生。
  特别是拓展开的一些问题,她下探的深度更甚!
  在用《内景经》时甘甜其实已经察觉到了什么,那些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久远记忆正在给她提示!即使她当时并没有真的想到什么!
  那些扑面而来的既视感并非是大脑的欺骗,而是再明确不过的标志!
  直到《周天星图》——她应该一下想到的!《周天星图》总共二十三册,每册讲了一片相对独立的星海,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事了吗!
  人体二十三对染色体!
  《周天星图》是用来介绍说明内景中星海的,按照的是区域划分原则。而《内景经》则是针对修炼来的,比如第一步筑基要动哪些‘星星’,该怎么动,要动的‘星星’都不一定在同一片星海!
  使用《内景经》最好参考《周天星图》的原因也在这里了,真正能够读透《周天星图》,再研究《内景经》就如同掌上观纹…那帮助可就大了!
  只不过《周天星图》的文本量远大于《内景经》,很多人也要考虑投入收获比。一些不自信自己的能力,或者觉得精力和时间不够,或者干脆就是认识不到《周天星图》对修习《内景经》有多大帮助的人,可能就不会围着《周天星图》死磕,只大致了解一下就收手了。
  这样说来,《周天星图》其实就是人类的基因图谱!
  至于《内景经》,至少一半内容都是在教导怎样有针对性地得‘癌症’。至于剩下来一半,则是在教导修仙之人怎么控制住‘癌症’,使其不会过分发展。
  筑基这部分的内容,主要是在摧毁一些调控基因,这些调控基因是用来调控附近的抑癌基因的。
  人体都有抑癌基因,抑癌基因的存在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抑制癌症,但能够调节细胞的分裂、生长。摧毁掉这样的细胞,其实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——不一定会立刻患上癌症,但对癌变的控制能力变差是真的。
  所以摧毁掉这些调控基因之后,最大的表现就是细胞增殖进入快车道!
  这也是筑基之后寿命得到很大提升的原因…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得癌症的几率会提高、提的非常高!可以说,所谓的两百岁只是理论上存在,真的走上这条路的话,能活到普通人的寿命就算是运气极佳了!
  在自然老死之前,他们先被癌症杀死了。
  至于天赋达标的修仙者,他们有更多的灵气,可以做更多的事…比如控制细胞的无限增殖,又比如控制这些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的转移。
  这还只是筑基,在之后的修炼过程中要碰的就不只是抑癌基因旁的调节基因了,直接对抑癌基因下手,又或者直接针对其他相关基因都是可以预见的——甘甜已经囫囵看过后面的《内景经》了。
  所以甘甜才会迟疑了那么久…虽然理智告诉她,这么多人趟过这条路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